我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,其实一直都在

墨六娘2024-08-06
我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其实一直都在那里,并且只要坚定信念,最终我们都还可以找回来。

那天你说,朋友圈最近有几篇写的还可以。我惊喜道,能让你说“还可以”是真不容易,这算不算鼓励?你呵呵:没法鼓励,因为你一直在倒退。

你说:你看,人家李娟就比你大两岁,但几乎把能拿的散文奖都拿了。

2011年的人民文学奖,2012的朱自清散文奖,2016年的茅盾文学新人奖,2018年的鲁迅文学奖......

不过,她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优秀的,更称不上天才。她中学都没上完,20岁才开始写作,最初也和别人一样,写信往杂志社投稿,大多遭退稿,但人家并不灰心啊,一直坚持。

坚持很久以后,她才得到一些机缘,遇到一些非常好的编辑,才得以发表,但发表量也很小,第一次获大奖的时候,她都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.......

而你呢?11岁就拿了国家级比赛的奖项,初高中大大小小的豆腐块也一直在发表,大学呢,你还自己办了报纸,所以,你的起点不比别人低啊。

但你离开大学之后呢?这20多年你认真看过多少书?有认真写过东西吗?每年坚持读了几本?写过几篇书评?又有多少时间用在写作上?

李娟她能辞掉公职,跟牧民们住在一起,潜心去观察、去写作.......就冲这点,像你这样的人就做不到。

你看看这些年你都在做什么。除了生存还是生存,幸亏还没学会市侩,不然骨子里仅存的那份骄傲和纯真,也被你糟蹋差不多了……

你的慷慨陈词更像训诫,真让我有点无地自容,本能地就是反驳你,证明自己。所以我给你发了自己今年1-4月每月的盘点日记,证明我今年已经读完21本书了,读书笔记也发了不下五篇。

但说着说着,突然间就觉得这样的证明毫无意义,因为前段搬家整理书籍时翻出来了2004年之前发表的剪报,不管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,还是对事物的敏感度及思考水平,下降的事实都是自己根本无法否认的。

你的话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。而这两天刚好要为“识己寻己成己”这套课程定稿,三牛想在本周启动录制。所以,在内容上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在“识己”这个板块,因为我深刻地意识到,人只有先搞懂自己,“知”而后“行”,才能创造出“可能性”。

一个人能认识自己多少,同时也决定着她对“自己要做的事”能认识多少。唯有完全搞懂了自己的人,才能完全搞明白“自己要做的事”,其实就是把“想做的事”与“能做到的事”合二为一的结果。这样“知”与“行”完美结合,自然行必能达,达必有果。

就像李娟,她必然是清晰地认识了自己,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当作家,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,所以她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去生活去思考去创作,结果自然而然也就有了。

而自己呢?不是没有做过作家梦,曾经这也是自己“想做的事”。但问题在于,我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自己“能做到的事”,因为我压根就没觉得自己在文字方面有天份。既然水平有限,那就肯定不会有结果,久而久之,这“想做的事”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而走过半生才明白,精彩纷呈、万花筒一样的世界,每一个“我”都是那般的独一无二,与众不同。我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其实一直都在那里,并且只要坚定信念,最终我们都还可以找回来。

而自己真正想要的,也从来不是成为作家,或者成为某个“谁”,而是能够成为那个想要的自己,并且,那也一定是我们能做到的事。

所以,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活,去认知世界,去挑自己最熟悉最想写的那一款去写。并且无须担心,因为无论写什么,都一样有受众。

万法同源,万法归宗,能充分认识自己、表达自己,这就足够了,如果能顺便再影响到一些人,就已经很好了。

围炉煮酒
评论
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!